<address id="jzfdt"></address>

    
    
    <address id="jzfdt"></address>

      <address id="jzfdt"><nobr id="jzfdt"><meter id="jzfdt"></meter></nobr></address>

        新聞中心

        廣州港迎來首季開門紅(圖)

              今年一季度,廣州港集團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1.8%、2.5%,實現首季“開門紅”“開門穩”,以“起步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姿態送來了經濟企穩回暖的訊息。

          港口生產提質增量 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嶺南春來早,奮進正當時。今年以來,廣州港緊抓外貿汽車市場機遇,統籌資源,發揮一體化運作優勢,上下聯動、積極營銷,暢通道、提效率、促創新,助力國產商品車出口走上“快車道”,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一季度外貿出口汽車同比大幅增長128.9%,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通過市場拓展、資源協同,廣州港持續迸發大港底蘊、活力和韌性,一季度外貿煤炭、外貿糧食等大宗貨類分別同比增長34.4%、21.9%,礦石、河砂等貨類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有力保障大灣區國計民生物資、生產性原材料的運輸暢通,港口發展之“進”努力為全市開局之“新”之“穩”提供支撐。

          大港口、大物流推動大發展

          繁忙的港口,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企業。3月底,廣州港集團聯合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合作的“兩灣快航”內外貿同船常態化運行正式啟動,這是廣州港集團主動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戰略,構建串聯粵港澳大灣區與北部灣便捷高效的海上物流通道,助力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促進兩灣、兩廣貿易發展釋放新活力。

          截至一季度,廣州港集團外貿航線總數達到157條;“湘粵非”平臺3月班列發運量環比增長75%以上,有效提升引貨入港貨源“含金量”,海鐵聯運量比增138.6%,面向陸海雙向的港口集疏運設施網絡和服務內外貿經濟雙循環的港口物流服務網絡正加快形成,港口“大物流”體系建設提速。

          廣州港聯動海關等口岸部門深入實施“灣區一港通”“貨物南沙集拼、中歐班列出口”“內陸貨物海鐵聯運出口”等物流新模式,全力支持企業運用小型船舶、鐵路、海運貨輪等多種運輸路徑將貨物集聚南沙,推動形成以廣州南沙為中心,輻射整個大灣區的“海陸空鐵”立體貿易物流樞紐,推動南沙打造成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服務效率不斷攀升、保障功能不斷凸顯

          近日,一個裝載11票貨物的集裝箱,從德國漢堡直航抵達南沙港區,靠泊卸船后分撥到廣州港集拼“分撥中心倉”,完成進口拆箱入倉操作,該批貨物后續即可獨立進行申報、放行、提離。廣州港通過與口岸單位政企協作,共同推動南沙口岸進口拆箱業務監管模式進一步優化,推動貿易便利化發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在海關、海事、邊檢和引航等口岸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廣州港著力打造更高效、安全、優質的港口服務品牌,用心用情維系、服務客戶,進一步優化港口作業流程和提升港口綜合作業效率,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快把航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

          今年以來,廣州港充分發揮“港口-分撥中心倉”樞紐功能,打造集拼物流服務大平臺,助推南沙港區綜合性物流高質量發展。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南沙冷鏈方面,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于3月8日正式獲得海關總署批準,至此,南區已涵蓋進境肉類、水果、植物種苗三項特定進境高風險動植物產品在內絕大多數凍品的查驗資質,為進口凍品在南沙港區的集散增量提速,持續為大灣區市民的“肉盤子”“果籃子”“菜籃子”保駕護航。(文:宣傳科圖:黃永安 黎其駿)

        打印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