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jzfdt"></address>

    
    
    <address id="jzfdt"></address>

      <address id="jzfdt"><nobr id="jzfdt"><meter id="jzfdt"></meter></nobr></address>

        新聞中心

        “海上巨無霸”!現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地中海伊琳娜”號首航南沙港(圖)

          4月10日中午,在海港拖輪簇擁之下,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地中海伊琳娜”(MSC IRINA)號(最大裝箱量24346標準箱)緩緩靠泊廣州港南沙二期集裝箱碼頭,僅隔17天便再次刷新南沙港區掛靠最大集裝箱船舶的歷史記錄。

          我國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裝箱船舶“地中海伊琳娜”號于今年3月下水,由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建造,船長399.99米,型寬61.3米;最高單貝堆箱層高達25層,相當于22層樓的高度;最大裝箱量24346標準箱,這些集裝箱在地面首尾相連一字排開可以從廣州連接到香港,是當之無愧的“海上巨無霸”和“帶貨之王”。

          助力構建溝通中歐經貿關系的橋梁紐帶

          此次“地中海伊琳娜”號的靠泊作業將搭載粵港澳大灣區生產的智能家電、光伏產品、紡織品、家具等產品,開往地中海方向并串聯沿途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港口。隨著該輪的加入,南沙港區地中海航向JADE/AE11航線配備最大裝箱量1.9萬標準箱以上的大型船舶已達13艘。

          廣州與歐洲海上貿易往來源遠流長,早在18世紀著名的歐洲遠洋商船“哥德堡”號曾三次遠航廣州,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與繁華,更是中歐海上貿易的重要歷史印記。如今,“地中海伊琳娜”輪從南沙港出發,僅需23天即可抵達歐洲首港意大利焦亞陶羅,為中歐國際貿易通道的持續暢通再添助力。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20周年。近期,在歐盟和歐洲領導人來華訪問,中歐發展重要經貿關系下,廣州港集團積極聯合船公司、貨主打通中歐貿易通道,充分發揮廣州港駐歐洲辦事處的橋梁作用,協助歐洲和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對接廣州港的班輪航線、海鐵聯運、物流倉儲等多元化服務,推動中歐經貿關系穩定發展,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積極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推動大灣區經貿高質量發展

          針對此次的靠泊作業,廣州港南沙二期的專業化操作團隊采取“一船一方案”,與船公司和口岸單位密切溝通配載計劃,全流程優化作業安排,通過無紙化辦單,全方位保障貨物的安全準時裝載。據了解,在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公布的“3月全球主要港口遠洋國際集裝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時”中,廣州港平均在港停時和平均在泊停時均為最短,港口綜合效率在世界主要港口中排名繼續保持第一。

          在廣州海關、南沙海關的大力支持下,經南沙港區進出口“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灣區一港通”通關模式已經廣泛鋪開,圍繞南沙樞紐港,在廣州、佛山、江門、中山等地區13個內河港口實現常態化運作,集裝箱進出口通關時效更快、物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為南沙口岸通關環境賦予新的動能。南沙港區利用EDI技術實現了100%出口無紙化,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進口無紙化放貨,以前2小時的現場辦理時間,現在通過線上一鍵申報直接壓縮到幾分鐘,高效保障跨境電商等進口貨物在港操作順暢。

          推動建設服務灣區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綜合物流平臺

          “地中海伊琳娜”號此次接靠的南沙港區是廣州港核心港區,配備全球領先的碼頭生產管理系統硬件設施條件,已建成20個10萬噸級以上大型集裝箱泊位,集裝箱年通過能力超過2400萬標準箱。近年來,廣州港南沙港區在海關、海事、邊檢和引航等口岸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港區的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近期“東方西班牙”輪、“中遠海運太陽”輪、“地中海米娜”輪等超大型船舶的常態化靠泊也對碼頭的綜合能力作出了有效檢驗。

          作為華南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廣州港集團一季度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1.8%、2.5%,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開門穩”;外貿航線總數達到157條,一季度海鐵聯運箱量同比增長138.6%,加快形成面向陸海雙向的港口集疏運設施網絡和服務內外貿循環的港口物流服務網絡。接下來,廣州港集團將立足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目標,加快推進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南沙港區五期集裝箱工程、南沙國際海鐵聯運碼頭工程等港口能級提升重點項目,不斷提升港口作業能力、大力發展智慧港口、積極推進降費增效,全方位優化港口營商環境,加快港口“大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新動能。(文:朱嘉明 曾燕紅 鄧彥章  圖:朱俊坤 黎其駿)

        打印關閉